在災害救援場景中,低頻超寬帶技術的獨-特優勢使其成為首-選方案:
低頻(400MHz)優勢:相較于高頻雷達(如 2.4GHz/5.8GHz),低頻信號在混凝土中的穿透深度提升 3-5 倍,且對水分敏感性更低(水對高頻信號衰減顯著),適合我國地震災區常見的磚混、混凝土結構廢墟;
超寬帶(帶寬≥500MHz)特性:通過寬頻脈沖實現高距離分辨率(≤0.3m),可區分廢墟中的人體與雜物(如家具、鋼筋),減少虛警率。
心肺運動:胸腔起伏引發的雷達反射面積變化(微動幅度約 2-5mm);
體動信號:揮手、踢腿等主動求救動作產生的多普勒頻移;
呼吸頻率:通過相位解算獲取呼吸周期(典型值 0.1-2Hz)。
非接觸式檢測:無需受困者佩戴設備,適用于昏迷、受傷等無法主動響應的場景;
多路徑魯棒性:超寬帶脈沖信號可通過多條路徑到達目標,即使主路徑被遮擋,仍能通過散射信號完成檢測,提升復雜廢墟環境下的可靠性。